瑜珈是存在性的、經驗性的、 實驗性的,不需要信念,不需要信仰,只需要去經驗的勇氣 Yoga is existential, experiential, experimental. No belief is required, no faith is needed,only courage to experience. 我不是一個天生柔軟的人,從小也沒練習體操或舞蹈,第一次在瑜珈課練習輪式, 怎麼樣也推不起來,是手臂沒有力氣嗎 不可能,那時候我可以卧推275磅, 難道是大腿沒有力氣嗎? 不會吧,因為我蹲舉還可以380磅。原來是身體前側肌肉及筋膜太緊,太多,太短。
幾個星期之後,頭可以離開地板了 但是手肘還是無法推直。 持續的練習,不在乎結果的練,也不曉得過了幾個月後有一天手臂突然直了,,,,幾年來我研究並親身體驗了各種後彎練習的方式。 如何開肩膀,胸肌, 闊背肌,肋間肌 ,腹直肌 ,腹斜肌, 髂腰肌,股四頭肌。
但是我要再度強調的, 瑜珈的精髓在於練習本身,而不是練習得到的結果, 體位法只是不斷練習之下的副產品而已。
分享奧修談瑜珈: "首先,瑜珈不是一個宗教。這一點要記住,瑜珈既不是印度教的,也不是回教的,瑜珈是一種純粹的科學,就好像數學、物理、或化學一樣。物理學並不是基督教 的,也不是佛教的,即使物理學的法則是由基督教所發現的,它也不是基督教的。基督教發現物理學的法則只是偶然的,物理學仍然保持只是一種科學,而瑜珈是一 種科學,印度教發現它只是偶然的,它不是印度教的,它是一種內在存在純粹的數學,所以回教徒也能夠成為瑜珈行者,基督徒也能夠成為瑜珈行者,耆那教教徒或 是佛教徒都能夠成為瑜珈行者。 瑜珈是純粹的科學,就瑜珈的世界而言,派坦加利(瑜珈經作者)是最偉大的名字,這個人是罕有的,沒有其他的名字能夠跟派坦加利相比。瑜珈被帶到一種科學的狀態,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,他使宗教成為一種純粹法則的科學,信念是不需要的。
所謂的宗教需要信念。一個宗教和另外一個宗教之間並沒有差別,差別的只是在於信念,回教徒有某種信念,印度教教徒有另外的信念,而基督徒又有另外的信 念,不同的只是在於信念。就信念而言,瑜珈沒有什麼可說的,瑜珈不叫你去相信任何東西,瑜珈叫你去經驗,就好像科學告訴你要去實驗,瑜珈告訴你要去經驗。 實驗和經驗兩者是一樣的,只是它們的方向有所不同,實驗意味著某種你在外在所做的事,而經驗意味著某種你在內在所做的事,經驗是一種內在的實驗。
科學叫你不要相信,叫你要儘量懷疑,但是也不要不相信,因為不相信也是一種相信,你可以相信神,或是你可以相信「沒有神」的觀念。你可以用一種狂熱的 態度說神存在,你也可以帶著同樣的狂熱說出完全相反的……神不存在。無神論者和有神論者都是 在相信的人,但是相信或信念並不是科學的領域,科學意味著去經驗某種「是的」的東西,不需要信念。
所以,第二件要記住的事是:瑜珈是存在性的、經驗性的、 實驗性的,不需要信念,不需要信仰,只需要去經驗的勇氣,但那就是人們所欠缺的。你可以很容易地相信,因為在相信當中,你不會被改變,信念是某種加諸於你 身上的東西、某種膚淺的東西。透過信念,你的存在並沒有被改變,你並沒有經歷某種突變。你或許是一個印度教教徒,但是隔天你可以變成一個基督徒,那只是一 種改變,你可以由吉踏經改變成聖經,你也可以將它改變成可蘭經,但是那個以前拿著吉踏經,而現在拿著聖經或可蘭經的人還是保持一樣,他只是改變他的信仰。 信仰就好像衣服,沒有什麼實質的東西被改變,你還是保持一樣。解剖一個印度教教徒,或是解剖一個回教徒,你會發現他們的內在是一樣的。印度教教徒去廟宇,而回教徒討厭廟宇;回教徒去到寺院,而印度教教徒討厭寺院,但是在內在,他們都是同樣的人。 信仰是容易的,因為你並沒有真正被要求做任何事,它只是一個表面的衣著、一個裝飾,在任何時侯,只要你喜歡,你就可以將它擺在一邊。瑜珈不是信念,那就是 為什麼它是困難的、費力的,有時候它似乎不可能,它是一個存在性的方法。你將會找到真 理,但不是透過信念,而是透過你自己的經驗、透過你自已的達成。那意味著你將必須完全被改變。你的觀點、你的生活方式、你的頭腦、你的心靈都必須完全被粉 碎,某些新的東西必須被創造出來,唯有帶著那些新的東西,你才能夠跟真實的存在接觸。”